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书画新闻 > 正文

论山水画创作的精神追求

时间:2013-09-04 15:57来源:99字画网作者:冯华伟点击:

《周易》说:“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山水画创作就好比易经中的卦象,具有造物的魔力,画家的目标在于把握造物的灵动与变化,而不仅限于模仿自然。山水画创作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追求的不是繁芜的世界,而是“象外之象”的意境,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

赵亚明小八尺山水画《悠然见南山》

从五代的荆浩到明清时期的董其昌、石涛等人的山水画创作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表现。他们运用画面中的气、韵、思、景、笔、墨,传达出“意与象”、“情与景”的精神美,主要体现在空灵之美、外相之美和诗意之美三个方面。

北京美协张春奇四尺山水画《细雨轻梳太湖情》

首先,空灵之美是中国山水画创作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生命的灵以空为前提,没有空灵,气就是无法产生。空灵是对立统一的,空灵之美的境界,只有具备相当文化修养的人才才能领会,并且只有靠“禅学”中的“静悟”才能感受。现代著名画家范扬先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用极其简练洒脱的线条、笔墨就能传达出极其富有内涵的意蕴,是人回味无穷,正如宗白所说:“画境是一种灵的空间。因此,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辽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涵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名家庾超然四尺水墨山水《黄鹤西楼月》

其次,国画山水外象之美不仅变现在作品本身,也包括画之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也就是说绘画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韵,这种风韵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之上,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中诞生自由的心象。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出自然、社会与人的某些想通的本质来,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在高杨人格美的同时把人内在的、视而不见的品格,与经验中山、水的特点相比,赋予这种内在美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审美观点和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共通性。

北京美协张春奇小六尺国画山水《漓江烟雨》

最后,诗意之美丰富了山水画创作的美学意境。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一致,本为同源艺术,乃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好境界,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一幅意境妙生的山水画,题上一首富有情趣、清新优雅的诗文,使其诗情画意更加的浓烈,加上书法与篆刻,融诗、书、画、印于一炉,使诗与画、时间与空间、听觉与视觉得以升华。唐人王维便以诗人的修养发挥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文与绘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创作意境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

山水画创作的精神追求是熔铸在理想化和感情化的艺术表现之中而又经过高度的意匠加工,使观众在观看之后能够感到景外景、情外情,情景相融。因此,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是画家绘画创作的终极目标。中国山水画,画对山水自然以无我之心契合对象的精神美,达到无我一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从而创作出放映画家心灵世界的作品。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