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书画新闻 > 正文

如何画竹子

时间:2011-03-29 12:10来源:99字画网作者:嫣然点击:

国画竹专场:http://www.99zihua.com/gallery-26-grid.html

古人说:竹之为物,非草非本。是的,它既不同于凡草,为物。不同于俗木。它是介乎于草与木之间的一种令人爱慕的独特的植物。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那里带来超凡的风韵;生在哪里,便给那里染上脱俗的情趣。竹是花鸟画家喜爱表现的题材,从古到今历久不衰,究其原因,不单是人们常讲的竹的性格清高雅逸,文人画家用以自喻,从绘画功能来看,还因为竹子除自身可以成为完整的作品外,也能够“拆散另用”,与四季各种花草搭配,作为其它花鸟作品的点缀与陪衬,不仅合理,而且效果也好,它既能当“主角”,也能当“配角”。用途广泛。那么竹子画如何画?如何画竹子呢

画竹是不大容易的,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笔墨功底,有人夸张画竹的困难说:“画竹要有千年之功”,我们也不要畏而却步,只要按步就班地循序渐进下点功夫,反复练习,是可以掌握的。

  1. 首先从临摹入手

选择枝叶组织及用笔十分讲究的画稿作为范本,反复摹写,体会用笔及组织规律。《芥子园画谱》就是很好的范本。

二、扩大临摹范围,同时将小幅折枝练习发展成为完整的作品。

三、经过前两阶段的学习,有些基础之后,外出观察写生,加进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印证和充实原来已掌握的规律,形成自己的面貌。“律于法而不拘于法,师于古而不泥于古”。

四、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介绍墨竹的竿、枝、节、叶各部分的具体画法

名家戚明国画竹子
名家戚明国画竹子

(一)画竿的方法

竹竿挺拔坚韧,不宜用柔软的笔,硬毫或兼毫便于表现。根据竿的粗细选择笔的大小,大笔画粗干,小笔画细枝和枝梢。

发竿一 般笔顺从根向梢,由下至上,若枝竿倒悬下垂,则由上至下,握笔略侧稍逆,一节一节地画上去,发竿时笔酣墨饱,近枝叶处逐渐轻虚下来,为生枝布叶留下余地, 每笔起止有明显的顿挫,象股骨、肱骨那样,两头略粗,中间较细,又如同书法中的“一”字那样,起止处稍事强调。一根竹竿的上下各节墨色应统一,从根到梢一 气呵成,笔中水墨含蓄稍多一些为宜,以免画一节蘸一次墨,浓淡干湿难以控制。水墨过多,臃肿漫漶;过少则又干枯涩滞。墨太浓黑,看不出墨色层次,无法表现 竹竿的立体感,且与浓叶层次混同;太淡又觉虚幻无力,似在雾中,与枝节脱节,故而竹竿的墨色多在中间灰调中变化,比枝叶淡些为妥。先蘸灰色墨,笔尖再蘸些 较深的墨,一笔下去,左深右淡,竹竿的立体效果立即时显现出来。

竹竿的节距靠根部较短,愈往上愈长。节距不等长,更不能颠倒,否则违反生长规律。

一根竹竿从根到梢,粗细变化不大,即使没有变化以无妨。

细竹嫩竿 节间不可断脱,可不画节,只要有顿挫就可以。更细的小枝以可一笔画到底,不生节也是可以的。画细枝时不必计较墨色。

作粗大竿时,若毛笔不够大,多采用复笔的方法,就是一节用两笔,第一笔同前;第二笔把带浓墨的笔尖转向右同第一笔平行画上去,合在一起,即是中间亮两边深的圆而粗的竹竿。还有一些人用排笔、底纹笔和扁平毛刷画粗竿,工具不同,方法一样。

竹竿在画面中的布置应注意

〈1〉画一根竿,避免冲天插地一竿到底,两头出纸,应当要么画上截,留天,要

么画下半截,留地。

〈2〉不画孤独的一根竿,无主从,少变化,至少需用细枝小叶作陪衬,穿插上下

左右。

〈3〉两竿以上不得平行并立,要有偏斜倾侧之势,一旦出现明显平行线条,则机

械呆板,必需添枝加叶,设法“破”除平行的感觉。

〈4〉节巴忌等长,各竿之间的节巴,忌互相节节相对,要错开。

〈5〉两竿以上,便应分出主次,粗细、浓淡、前后、正斜、长短、偃仰等差别。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