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仙《秋山夕照图》
《秋山夕照图》简介
《秋山夕照图》纸本,墨笔,纵104.2厘米,横51.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图写夕阳斜曛,老汉骑驴过桥而归,童子挑担相随;桥下溪旁,渔翁戴笠侧身于船上,作扭首闲眺状,柴篱村舍错落于远近山坳,无处寺廊塔影隐隐可见。山顶 梵宫屋宇巍峨。秋山夕照,归鸦点点,诗意尽在画图国。气势雄厚,丘壑幽奇,水墨晕染,烟云生动。画家擅长米芾、高克薛两家的画法。人物线条细腻,落笔潇 洒,具有晚清上海画派的风格。自题云:看山人坐夕阳船,董两家笔法,甲寅小阳月,白下吴石仙。是他晚年所作。
吴石仙简介
吴石仙(1845-1916)名庆云,字石仙,后以字行,晚号泼墨道人。上元(今南京)人,流寓上海。擅山水,山水气势雄厚,丘壑幽奇,初不为人重,既赴 日本归,乃长烟雨法,墨晕淋漓,烟云生动,峰峦林壑,阴阳向背处,皆能渲染入微。故其晦明之机、风雨之状,无不一一幻现而出,此盖参用西法,别出机杼,故 在当时有耳目一新之感,尤为沪上粤商所喜。黄宾虹则认为:“吴石仙作画,在楼上置水缸,将纸湿至潮晕,而后用笔涂出云烟,虽非不工,识者所不取,以其无笔也。”又擅米芾、高克恭两家墨戏,惟气格较俗,无虚灵之气。吴石仙居沪时,早年参加了沪上著名画会“萍花书画社”,与吴大徽、顾茗波、胡公寿、钱惠安、倪墨耕、吴秋农、金心兰、陆灰等名家并称近代国画中的“萍花九友”。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