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的观念和造型方法对中国人物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画以其巨大的包容和吸纳能力,使得自身在碰撞、交融的过程中,焕发了巨大的生命力,从而使中国画坛出现了“中西融合”、“延续传统”等不同的追求,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
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物画作为反映时代,讴歌生活的创作主题,造就了一批写实能力高强,又能极尽可能运用水墨笔法刻画人物。他们的作品大都保持了贴近生活,走向自然和关注时代的创作精神。现代的人物画中,具有一定的主观感受,内心世界的表达上,在艺术语言形式技巧的完善和艺术个性的发挥上,都进行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和突破,从而在开拓题材、语言技巧和工具媒材的新领域,显示出多姿多彩而生机勃勃的状态。
中国画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文化精神品质,这也是中国画在世界各民族和地域绘画中最主要的体质。画家在注重绘画本体的训练之外,更加注重传统国学的学习,像诗、书、画、印等个方面总和修养的提高是不可获缺的,他们在这些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这无意对画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很多人物画家都已具有丰富的人物画创作经历,并且在一步步地强化自身的绘画能力,并从生活到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思路转换中寻找自身的艺术方向,查补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框架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笔墨造型与写生能力,深入生活中的写生、采风,在绘画中参悟传统水墨技法,积蓄了丰富的创作体验和创作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和而不同的个性化语言形态,是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从而是自己的作品具有现实的艺术感染力,这正是最为乐观的结果。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