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书画常识 > 正文

古代墨色细分详解

时间:2013-08-26 15:44来源:99字画网作者:冯华伟点击:

书画创作自古都有,它经历着千百年的传承和发扬。在古代墨色细分中,书法创作有“墨分五色”之说,清代绘画理论家唐岱在《绘事发微-墨法》中将墨色分为“黑”、“白”、“干”、“湿”、“浓”、“淡”等六种颜色并巧妙运用,国画中的水墨画近物用浓墨,远景用淡墨,云雾用白色,使得国画面显示出层次来。国画界的“墨有六彩”与书法界中常说的“墨分五色”大同小异。

陈漫之四尺山水画《观泉图》

中国书法、国画将墨色细分为“浓”、“淡”、“焦”、“干”、“湿”五种。浓墨色重,行笔滞涩;淡墨色轻,能显层次;焦墨色枯,好作飞白;干墨色纯,便于行笔;石墨色润,易洇易染。只要用得好,各种墨色都很美。南宋词人家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这是书法用墨的指导性原则。

夏广田四尺精品书法《积健为雄》

在书法创作之中,浓、干燥墨写出来的字形体显得坚实、厚重、险峭,易于表现阳刚之美。淡、湿、润墨则易于变现出阴柔之美和空灵幽深的意境,但不管用什么墨色写字,作品的总体和谐是主要的,切忌半幅浓墨半幅清淡,或在一个字中出现较大的浓淡差别,要结合字体、风格、布局而各尽其妙。这就需要作者长期实践,认真对古代墨色细分进行研究,不断积累创作经验,同时要善于鉴赏,反复观察、学习和借鉴古人用墨的范例。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