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的分行布白,是指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通篇文字与纸幅之间空白关系安排和处置的方法,主要包括作品的字距、行距、行数以及字的大小和四边留白等。
我国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人们在竹简、木筒片上写字。书写时左手持简,右手持笔书写,左手随着右手书写的进度,从右至左将简册舒展开,写起来才较为方便顺手。古人的这种书写方式,使写字自然形成了冲上往下竖行书写、从右往左书写的习惯。加上古时写字首字不空格,稳重不加标点不分段落,久而久之,这种书写行文方式变成了书法的书写格式。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书写工具的改变和实际运用的需要,虽然子啊实用书写中人们已经将竖写形式变成了固定的格式。一幅作品的布局,首先须安排好纸幅的四面留白,不能留白过多,否则,显得幅面空荡,给正文以挤压感,使正文部分显得“小气”;也不能留白太少,否则,会使人感觉到幅面膨胀拥挤。字幅的四面留白必须根据正文的多少和字的大小进行安排,以幅面不拥挤,不空荡为好。如果是立幅形式的,则为上下端留白少,而左右边缘留白多。多和少的比例一般把握在1~1.5倍左右。其次是正文的而安排处置。正文的布局大体上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纵有横、横有列”;另一种是“纵有横、横无列”;还有一种变化奇险,不仅字的大小悬殊,行与行之间还时有穿插,使前一行的字侵占到后一行里去。
初习布局,亦如初学结字,要掌握好书法作品的分行步白效果,以变化少、安排平稳为好。如果功力、修养不到,不懂变化而强作变化,写出的东西往往做做怪诞甚至低俗,难易被人接受。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