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通常所说的掌握好“三性”即笔性、纸性、墨性。这也是书法作品的三大基础。
首先说的是了解笔性,即毛笔特有的属性,指毛笔的软硬长短、大小粗细以及毫毛的质量特征等。毫毛的分类有:羊毫、狼毫、兔毫等等;通常书写时使用的笔可分为毫笔和笔毛。毫笔又分为纯羊毫笔、毫毛混合笔、包毫笔等。毛笔也可分为工笔、特制线条笔、小楷笔、中楷笔、大楷笔等等。从形状上来说有长锋、短锋、粗尖形、长尖形等。只有掌握了毛笔的特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选择,从而写出充分表达意境的书法作品。
其次说就是纸性,宣纸有生熟、光涩、薄厚、机制与手工之分。识别的方法大致为三种:手感法、视觉发、湿验法。生熟之分:生宣一般写字用,有吸浸效果;熟宣一般画画用吸墨性差、半生半熟画工笔画用。生宣和熟宣的区别主要用吸浸水度来区分,一般吸浸水性强的叫生宣,不吸水的叫做熟宣,吸水中性的叫半生宣;从光泽上看一般机制宣纸光涩反差大,手工宣纸反差小,从薄厚来看一般而言手工的厚,机制的薄。总之,写什么样的书法作品要根据内容大小,何种书体来选择纸张,纪要凭感觉又要凭经验。
最后要说的就是墨性,指的是墨本身固有的特性,即:墨质、墨色、墨胶、墨的香料配比成分所表现的色泽、亮度、质感等等特性。墨的形状分为固体、液体。总之,掌握好墨性是写好书法作品的基础。
综上所述,以上三者是创作书法作品的三大基础,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依赖,缺一不可。选笔是基础,宣纸是载体,三者配合需要经验,行笔的速度、用墨的深浅,特别是墨的干湿、浓淡变化都会影响书写效果。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