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花鸟不仅和人类的物质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以其优美的品性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自远古时代起,我国传统绘画中的花鸟画,历史悠久,涉猎的题材而相当广阔,表现式样和手法十分丰富,风格又极为独特,再加上历代丽家相.创作实践巾积累起系统理论,凼此和山水、人物画鼎足而立,在传统民族绘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在世界艺坛上放射着夺目的光彩,使花鸟画的发展与传承也得到了很好的鼓舞。
花鸟画的起源现缺乏文献记载,但早在七千年前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片、骨雕、牙雕卜,可以看到装饰严谨,形象美丽的花呜图案。历史记载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花鸟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已经出现,据宋代《宣和画谱》记载,宋御府曾藏有南北朝陈代的顾野王的一幅《草虫图》,并称他“画草虫尤工”。
在花鸟画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不仅仅只体现在布衣、平民、文人的生活之中。花鸟画发展到唐代,已成为宫廷和民间普遍欢迎的画种。据《唐朝名画录》中记载,能画花鸟画的画家多至二十余人,其中尤以唐晚期和末期的边鸾和刁光胤最著名。这一时期的画家十分注意写实,务求形色俱丽。我们不仅从壁画遗迹中和在丝织品,金银器等工艺品中都能得到印证。

五代时期的黄笙和徐熙继承了唐代的这一写实传统,井将其发扬光大。黄筌创造了勾勒彩晕画法,设色精丽,用笔工整,以淡色渲染,量不见墨迹,已能逼真地描绘出物象。而徐熙则创造了叠色绩染法,落墨较重,薄施丹粉,用笔清秀,意趣生动。因两人取材各有侧重:黄氏多画珍禽瑞鸟,奇花异草。徐氏多画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所有画史有“黄家富贵,徐家野逸”之说。
进入宋代迎来了花鸟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黄居窠和徐崇嗣继承和发展了父辈的勾勒添彩法,落墨画法。于是成为后世院体画的标准两大画派的形成,迎来了花鸟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花鸟画家,如赵昌、崔白、林椿、李迪、吴炳、李安忠等人。宋徽宗赵佶也是一位技艺精妙的高手,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花鸟画珍品。在北宋中期,文同、苏轼、善长墨竹,主张绘画和文学结合,抒发个人情感,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梅、兰、竹、菊便成为文人画家们经常描绘的题材。
明代的花鸟画有多种面貌,在工笔设色中,宗黄派者以边文进、吕纪为代表,宗徐派以孙隆、孙克弘为代表。在写意画派中,林良、陈淳、徐渭取得的成就最大,特别是徐渭,所做水墨写意花卉泼辣豪放,笔墨简约,一扫前人呆板造作之气。另外,周之冕融合工写两派之长创勾花点叶法,自成一体,对后世办有影响。明末,陈洪绶在花鸟画的发展与传承上,更是标新立异,独步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