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作为独立的画种时间较晚,隋唐以前多用作人物画的配景,在壁画以及器物装饰里出现,唐朝以来渐渐的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并且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之中总结了学习花鸟画的三个绘画阶段。
第一阶段是临摹阶段,临摹是掌习古代绘画遗产的重要方法,也是具体继承前人表现技法的一个主要过程。以古人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多方面的临摹,掌握各种花卉和鸟类的基本造型。清代画家恽南田曾说“尤未能臻至妙,必因师移造化”。临摹分为对临和背临。对临也不是看一眼临一笔,而足先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有了较深体会的时候再动笔去临。对临几遍之后,对原作的精神面貌、笔墨技法已经有所了解,便可逐步过度到背临。也可以进行局部临摹,不一定要求张张都临得很完整。
第二阶段是写生阶段,写生是中国古代画家经常使用的方法,我们在大自然中观察、研究、记录客观事物。通过临摹掌握的基本知识,到大自然中感受生活进行对照写生。体会火自然当中的一草一木。抓住花卉各种叶、枝、干、梗、蕊、苞、托等形态结构作些记录。特别注意有些特征可能足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地方,如瓣形的微妙筹异、花篮的蚝短峨甯、叶筋叶脉的现状等等,既要十分真实,又要特点突出地画下来,作为认识对象形态结构的基本素材。
第三阶段是创作阶段,通过临摹、写生的知识进行创作。花鸟的创作首要的是培养创作基础。在此基础上要选定内容、选定形式。然后进一步考虑画面组织,确定表现方法进行创作。我们要创作出新时代的国画花鸟作品,便要使自己的作品做到思想新、意境新、技法新、情调美,不但要在取材内容上反映客观现实,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在构图、赋彩、笔墨技法方面, 也要具有创新精神。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