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中经常出现“墨浓中线”的问题。其实“墨浓中线”是中国书法艺术中可以啧啧称奇的亮点之一。先有徐铉的墨浓中线,后来又包世臣的墨浓中线。包世臣曾在《艺舟双楫》书中说道,每以熟纸作书,则其墨皆有两边减噪,至中线细如丝发,墨光晶莹异常,纸背状如针画。
墨浓中线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其形成机理可能与纸面受力后的反应有关。把一张宣纸铺在桌面上写字,尽管笔毫的纸面的上下左右施加作用力较大,但纸的伸长与收缩甚微,问们根本察觉不到。但是,垂直纸面的作用力由于纸与桌面总有些许空隙而不是零接触,垂直向桌面的分力会造成纸的局部下凹,笔毫所到之处在纸面上画出一条凹线,墨则向凹处聚集,中线主毫力最集中,应当下凹最深,墨应向中线聚拢。
墨浓中线与字的美丑无关,而与怎样运用笔毫的作用力。墨浓中线不轻易出现,是因为它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诸如:
(1)硬毫笔。钱鲁斯说:“古人用兔毫,故而书中有中线”。
(2)熟宣纸。包世臣说:“每以熟纸作书。”
(3)偏淡墨。赵子昂说:“古人作字多不用浓墨。”
(4)用中锋。王彭说:“如锥画沙。。。此正中锋之谓。”
墨浓中线还与笔毫运行速度有关。总之墨浓中线是以个特殊的想象,离开特定的条件不会出现,若把字体写在石头上,根本就不会有此种现象。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