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数千年的漫漫中华文化传承中,书法与绘画一直保持着一种同根、同源,共荣、共存的历史渊源,书法同国画一样,博大精深,两者在工具材料的运用、线条的节奏、笔墨的运行、意境的创造和生命意识的投注方面都有着相同、相近之处。中国绘画史上众多书画大师都是书画同臻妙境的,八大山人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回顾历史,追溯先祖,文人墨客、美。理论家都曾充分肯定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必然联系。
孙过庭《书谱》中说:“观乎悬针垂 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 莺舞蛇惊之态……纤纤乎似初日之出天 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 有,非力运之能成。”孙过庭将书法之线 条形式美比拟为自然界的美景与物象,无 非是强调书法具有和绘画一样的视觉传田’拇化圈有禾茸 达作用。
而元代赵子昂亦有诗云:“石如飞白木如搐,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 能如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此处赵子昂更是提议从书法的笔法、墨法等诸多方面吸取对绘画有益的养分。
宗白华先生曾经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充分肯定了书法与绘画的历史渊源:“我们说中国书画同源是有根据的。而且在整个书画史上, 画和书法的密切关系始终保持着。要研究中国画的特点,不能不研究中国书法。”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