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条幅。俗称“中堂”。立式画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条幅。天地头、绫圈、隔界多大适度,要依画心大小确定。横式画心多裱成横披或“宣和 裱”。宣和裱式一般不镶绫边,只镶上下隔界、天地头及古铜绢边,天头处贴两条与隔界用料相同的“绶带”,又名“惊燕带”。横披粘上天杆,两头分别粘上月牙 杆的称做“月牙杆横披”。数幅内容相关而又张幅相同的立幅画心,可装裱成条屏、通景屏或对联。屏类条幅的天地及边界的裱绫不宜大;4条、6条或8条的通景 屏,因画面相连,只在上下两条的外边镶绫。
③手卷。狭长的横幅画心,可分别裱成大镶、小镶或撞边手卷。卷类裱式结构复杂,裁断各部位的裱料都应参照一定的尺寸规范,力求使画面美观、协 调。装裱手卷,注意参差接缝,避免迎首、画心、尾子的镶缝赶在一条线上。迎首应选旧色洒金纸或藏经笺等名纸。包首宜用旧锦,手卷剔子和轴头多用玉石琢磨而 成,如用象牙雕制,色雅结实。卷类字画放置案几欣赏,为避免包首受损,可做软囊楠木或金丝红木盆装置。
④册页、碑帖。一般画心小而数量多的可分别裱成开版册页或推篷册页。开版册页的画心在右开,题诗则在左开,天头稍比地头大,立柱、分心与地头 基本相同。推篷册页的画心裱在下开,题诗裱在上开,天头与地头大小相等,立柱与分心的宽度相同。装裱册页多用罗纹纸镶嵌,洁净古雅。册面可以织锦或缂丝糊 制,也可用楠木或红木制作。裁刺册页刀口要整洁。将碑文裱成一本本的开版册页,称做“碑帖”。裱帖规格与裱册页相似,但程序较多,首先要等定每行字数,每 页若干行以及抬头、年月、落款及首尾附题小跋的位置,画好样式,再行装裱。裱帖要备制墨纸,以供补缝,也应选配名纸作前后副页。五镶经折的裱式,不用绫绢 而用宣纸作镶料。
装裱字画的绫绢须经过调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据画面色彩的浓淡、繁简及用途来选择。天地绫子的花纹图案要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铜色小边,用绢染 托。染托绫绢均用宣纸夹连,以适画心厚度。装裱字画均用宣纸,夏背纸用夹连、锦连托制为宜,还要使夏背纸的相接处,避开画面要节及人物的头部,否则强急舒 卷,有损画幅。装裱用糊,稀则有利画平,古人说“良工用糊如水”。制糊要弃去面粉中的麸皮和面筋,煮糊用火适中。刮制天杆地杆,选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可保 挺直。书画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画杆可避虫蠹。
装裱基本知识
一 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 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是怎样发展起 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 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 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这些具体特征,展示了古人要求观赏绘画 的最初动机,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资料,完全可以将书画装裱的历史,推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若进一步推论,将盛产竹子,多次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绘画,并揭示了书画装裱症结的湖南一带,作为装裱工艺的发祥地,也不无道理。
书画装裱的历史虽长,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据现存文书,最早记载装裱史料的当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其中提及:"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 范晔始能装背。"南朝宋的宣城太守,《后汉书》作者,著名史学家范晔,是我国装裱史上早期的装裱名家。到了唐朝,唐太宗大力搜集王羲之的书法和历代名画, 指定王行直装褫,楮遂良,王知敬监领其事,足见唐代对裱画的重视。其时,日本国奈良朝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技术,唐太宗亲命典仪张彦远面授技艺,从此我国的 装裱技艺流传日本,在异国生根,开花,结果。五代时,装裱技艺进一步发展。到了北宋,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列入官职,成为文思院六种待招之一。皇家的倡 导下,在书画家,装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础上,终于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裱"的格式。这标志着我国书画装裱技艺遂传入民间,特别在明,清五百年间,装裱技艺成为 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湖北、开封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书画装裱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