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曹雪芹同时代的郑板桥,是一位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著名画家,他是江苏兴化人,在文化古城扬州度过了他艺术生涯的重要岁月。
郑板桥以画竹知名于世,成就卓著,影响也很深远。
郑板桥画的水墨画竹子之所以那么栩栩如生、别具一格,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得力于他对竹子深入的观察、独特的认识和不拘成法的结果.他曾经写过一段记画竹的文字:
余家有茅及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笙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甘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棍;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当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从这里我们不难想见活动于这样清淡、幽静环境中的郑板桥,无论酷暑与严冬,终日与翠竹为伴,目睹在四时季节变化中修竹所呈现的千姿百态,怎能不唤起这位富于艺术想像力的诗人,其数十年的社会阅历亦为他开拓了对于竹子的审美认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当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这里不能理解为郑燮否认前人经验而一概地抛弃传统(他在其它诗文中对此问题作过详尽而全面的闸述)。这句话的内核是反映他对古画论中对景写生,外师造化理论的领会和具体的形象表述。就绘画创作方法而言,取于自然而拘泥于自然,作品不免流为自然主义;师自然却不为表象所原囿,并以此为原型,刻意追求健康美的意境创造,植根于现实主义而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之中。
郑板桥注意到了“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的经验,他说“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仅从字面上看,似乎郑与文的论点相悖,其实不然。郑燮以自己的实践,从创作和理论两方面进一步发挥了“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并通俗地解释了艺术创作中画家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特殊思维过程和表现方法。这是郑板桥推进绘画创作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
郑板桥既是画竹的大师,又是咏竹的名家,诗不能尽,变而为画,诗画结合,相得益彰.郑氏性格直率、耿直,它画竹、咏竹也从不无病呻吟,故作风雅,他所画所咏恰恰是他有感于个人的生活遭际,受思想情慷所支配的反映。试一读《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画上题诗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豪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这里所抒发的意境,不就是此时此情下他对仕途经济愤慨心情的真实写照吗?“一枝清瘦竹”既可以看作他对自然界竹子的抒写,也正是作者的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