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文化常见于书画中。画中男寿星的形象是白须老翁,头大额突,一手扶鹿杖,掛一宝葫芦,另一手托仙桃,身旁鹿鹤相伴,以喻长寿;女寿星则以“麻姑献寿图”中的麻姑为代表。据说,寿文化中的麻姑以灵芝酿成寿酒,敬献王母,王母封她为寿仙。除此外,“上酒献寿”的佳作流传不少,如汉代的画像砖“酒宴”,彩画“夫妻宴饮图”以及魏末画像砖“竹林七贤图”等;现代作品中,以寿为题材的书画,随处可见,“松柏长青”、“龟鹤延年”、“福寿满堂”都象征长寿吉祥。除书画外,大自然的日、月、山、川也被人们用来象征寿文化中的长寿,如“天长地久”、“江山不老”、“与日月同寿”和人们最常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地名有长寿县,重庆也有个长寿县。不仅如此,连百姓日常生活也充满“寿”的寿文化情趣,饮酒的有长寿酒,吃面的有长寿面,宴席有长寿宴,寿文化无处不在,给中华民族追求生命的寿文化注入了美妙的活力,真是人也寿、物也寿、山也寿、水也寿、吃也寿、玩也寿。中国人对寿文化的追求,无时不在;中国的寿文化,无所不至。
中国寿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尊老、敬老。常体现在为寿星做寿上。于是,做寿也成了寿文化的亮丽风景。过去寿文化中皇帝的生日称“圣寿节”,以唐朝为例,唐玄宗的寿辰叫“千秋节”,唐武宗的寿辰叫“庆阳节”,唐宣宗的寿辰叫“寿昌节”,到了明清,凡皇帝寿辰统称“万寿节”,皇后则称“千秋节”。民间老人过生日叫寿诞,60岁为花甲寿,70岁为古稀寿,80、90为耄耋寿,百岁为期颐寿,并称60岁为下寿,80岁为中寿,百岁为上寿。只有到五十岁才能称寿,小于五十岁只能称过生日。现在“过生日”比较简单,几盒生日蛋糕,吹腊烛、唱几句“祝你生日快乐”,当然,这也是一种寿文化。祝寿则隆重热闹得多,程序也很讲究,其中寿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首先主人要发精美的请柬,请柬多以寿星之子的名义发出,亲友接到请柬后,要如期而至,携带寿礼、贺幛,贺幛上常题吉祥祝寿语,如“福寿双全”、“洪福齐天”等,特别是拜寿的程式一套一套,不能丝毫马虎。
寿文化常见于书画中。画中男寿星的形象是白须老翁,头大额突,一手扶鹿杖,掛一宝葫芦,另一手托仙桃,身旁鹿鹤相伴,以喻长寿;女寿星则以“麻姑献寿图”中的麻姑为代表。据说,寿文化中的麻姑以灵芝酿成寿酒,敬献王母,王母封她为寿仙。除此外,“上酒献寿”的佳作流传不少,如汉代的画像砖“酒宴”,彩画“夫妻宴饮图”以及魏末画像砖“竹林七贤图”等;现代作品中,以寿为题材的书画,随处可见,“松柏长青”、“龟鹤延年”、“福寿满堂”都象征长寿吉祥。除书画外,大自然的日、月、山、川也被人们用来象征寿文化中的长寿,如“天长地久”、“江山不老”、“与日月同寿”和人们最常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地名有长寿县,重庆也有个长寿县。不仅如此,连百姓日常生活也充满“寿”的寿文化情趣,饮酒的有长寿酒,吃面的有长寿面,宴席有长寿宴,寿文化无处不在,给中华民族追求生命的寿文化注入了美妙的活力,真是人也寿、物也寿、山也寿、水也寿、吃也寿、玩也寿。中国人对寿文化的追求,无时不在;中国的寿文化,无所不至。
中国寿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尊老、敬老。常体现在为寿星做寿上。于是,做寿也成了寿文化的亮丽风景。过去寿文化中皇帝的生日称“圣寿节”,以唐朝为例,唐玄宗的寿辰叫“千秋节”,唐武宗的寿辰叫“庆阳节”,唐宣宗的寿辰叫“寿昌节”,到了明清,凡皇帝寿辰统称“万寿节”,皇后则称“千秋节”。民间老人过生日叫寿诞,60岁为花甲寿,70岁为古稀寿,80、90为耄耋寿,百岁为期颐寿,并称60岁为下寿,80岁为中寿,百岁为上寿。只有到五十岁才能称寿,小于五十岁只能称过生日。现在“过生日”比较简单,几盒生日蛋糕,吹腊烛、唱几句“祝你生日快乐”,当然,这也是一种寿文化。祝寿则隆重热闹得多,程序也很讲究,其中寿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首先主人要发精美的请柬,请柬多以寿星之子的名义发出,亲友接到请柬后,要如期而至,携带寿礼、贺幛,贺幛上常题吉祥祝寿语,如“福寿双全”、“洪福齐天”等,特别是拜寿的程式一套一套,不能丝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