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里的艺术品美轮美奂,但是能够把作品完美地有时甚至仅仅是完整地呈现到观者面前,少不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不为人知,但艺术品的展览、保存甚至修复都离不开他们。他们戏称自己是“三位一体”:美术、化学、史论三个不同学科的人混在一起为同一个目的去努力;他们又有点像博物馆里的文物专家,干的都是精细的活,手中操作的作品价值动辄几十万过千万。这次,我们就带领读者走进广东美术馆典藏部,解读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我们知道,美术作品的时代越早,相对来说也更珍贵,但往往这些作品出现残缺破损的情况也越多,因此修复是馆藏工作的重头戏。修复的程序是首先将画作加固,再进行清洗,最后根据具体的情况给画面补漏。特别是后两步,江郁之介绍了以下三个准则。
修复三准则
一、可逆性:所有增补上画面的东西,如果后人需要的话都可以清除;
二、可识别性:修复过的地方要留下记录,便于后人识别;
三、最少限度干预:修补的部分不能超越原画缺损的部位。
经典案例
对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的修复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历几个世纪不同时代的修改,画面上早已与达·芬奇成画时的效果有很大距离。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进行了近20年的修复,将所有被科学验证是后人添加的“不纯物”予以全部清除,最后得以重现达·芬奇成画时的初始面貌。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西方早在17世纪之前已经注意到“可逆性”问题,给后人预留了操作的空间。
本地个案
对汤小铭、陈衍宁 《毛泽东同志讲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修复
西方在油画修复上从技术到理论层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据江郁之介绍,他们也学习并采用这些经验与手段,对《毛泽东同志讲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上图)修复时所用的就是专用修复颜料,假设几十年后再有人对画作进行修护,在紫外灯的照射下,用这些颜料修复的部分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便于识别。另外它的黏性、稳固性都比油画颜料弱,在有需要的时候这些部分都可以清除而不损伤原画。
国画还原
对黎葛民《梅花图》的修复
岭南派画家黎葛民画于1934年的《梅花图》,因长年的空气氧化后脆成瓦片状,黄浩星对画面加固并清理出画芯后再补残缺,而补缺有严谨的程序参照,《梅花图》因有原来的图版,可以操作这一步,如果画作没有具体参照或者是关键的形态缺失就不能操作,更重要的是,这种操作可逆并且可让后人识别。“最少限度干预”的原则更加要求修复者不能超越缺失的区域。
馆藏保存的核心:温度湿度防酸
在美术馆这种专业机构中,对作品的保存要求很高。走进他们的藏品库,一股“阴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而且库内是全密封状态,一个窗口也没有。库里主要是全天候的恒温、恒湿,温度保持在18℃~20℃,湿度在50%~55%之间,目的是防止空气里的霉菌生长和昆虫繁殖。除此之外,空气进入库里还要过滤,把里面的酸性物质去掉,如国画纸张长期摆放后变黄变脆就是来自酸性物质的侵蚀。
即使在细微处也一丝不苟。包裹国画卷轴以及装裱版画、照片的纸张都严格要求是无酸纸,作品按年代分门别类。正是有了他们的工作,杰出艺术家的作品才能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领略和感受。
专家支招如何保存藏品
现在艺术品市场兴旺,很多人家里都有绘画作品,针对居家的条件,专家们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
1。藏品不要挂在厕所与厨房的附近,防止潮湿与油烟;
2。不要受到日光的照射,因紫外线容易造成掉色与纸张老化;
3。挂画时还要顾及不同季节的不同湿度变化,阳春三月的南方,还是把作品收起来为好。另外,张挂的时间一般3个月以内为宜;
4。国画镜框的背板都是三夹板,酸度较大,最好在夹板上裱一层宣纸隔离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