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16日,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悄然辞世,享年93岁。
如果就百年来中国的知名画家进行一次民意调查的话,那么,名列首位的一定是广为人知的“齐白石”。他早年贫寒的出身,备受冷落的境遇,以及晚年的盛誉,构成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像齐白石这样的全能型画家,称之为“百年难现”一点也不过分。他诗、书、画、印无所不精,笔下的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具有质朴纯真的农民情感,他鲜明的画风使传统的文人画笔墨形式产生了活泼的生命力和刚健清新的独特品格,雅俗共赏的审美取向更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大家。
从“芝木匠”到画坛巨匠
公元1864年1月1日,湖南湘潭县南一个叫做星斗塘的地方,一户贫穷的人家生下了一个乳名叫“阿芝”的男婴——齐白石。清贫的家境,使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在念了不到一年的私塾后,就不得不砍柴牧牛,担起生活的重担。齐白石晚年有方印叫“系铃人”,追忆的是他小时上山放牛,祖母和母亲不放心,在他脖子上挂一铜铃,归家时即可远远听见的情景——“祖母闻铃心始欢。”
有两件事对于青年时代的齐白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是15岁开始学雕花木匠,二是27岁时拜胡沁园、陈可藩为师,正式开始学画。从此,闻名乡里的“芝木匠”开始利用相对稳定和集中的时间来画画和读书。由于白天还要干活,齐白石读书学画的时间只能在晚上。这一时期他还十分穷困,饥饿时常常只能饮水充饥。晚间无钱买灯油,便点松火做灯,“灯盏无油害何事,自烧松火读唐诗”就是当年真实境况的实录。齐白石在40岁之前没有离开过家乡一步,主要以替人画像和刻印过活,这无论是在眼界上,还是在学问上都使他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后来在朋友的竭力鼓动下,他才“五出五归”,远游南北各地,足迹遍及半个中国,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多姿的风土人情,开阔、丰富了这个民间画师的胸襟,提升了他的描绘境界。
60岁之后,齐白石多在北京卖画谋生。由于那时他的画风学八大山人冷逸的路子,不为时人所喜爱,故画价比同时的一般画家便宜一半也少有人问津。后来,幸遇当时声名正隆的著名画家陈师曾,陈师曾力劝齐白石改变以前的画风,用“画吾自画自合古”来激励他自创一格。在陈师曾的无私帮助下,齐白石“衰年变法”,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画风和境界发生了质的飞跃,一度受到冷落的画作逐渐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老画家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并给予极高的荣誉。1953年文化部授予齐白石“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4年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齐白石为1955年国际和平奖金获得者。老人在安静舒适地生活中,勤劳愉快地创作着,他的许多不朽之作都诞生在这一时期,他最后几年中所作的大量作品,是他贡献给他热爱的民族、土地最珍贵的瑰宝。
恪守“寂寞之道”的乡土画家
可以毫不讳言地说:齐白石是个乡下人。他有着对乡土风物真切的爱恋,毕生眷念着家园的一草一木,毕生把童年的记忆和家乡的一切作为画题、诗题,这是齐白石作为一个善良农民所特有的情感。他画《小鱼煮丝瓜》,以四条还带着瓜花和藤蔓的丝瓜与几条活泼蹦跳的小鱼组成奇妙的画面,用浓墨画近景的蓝子,用淡墨画远景的鱼碟,并用碟子中跃起的三条小鱼将两组不相关的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层次分明,笔简意深。所题:“小鱼煮丝瓜,只有农家能谙此风味”更是点睛之笔。另外像《梨花小院怀人》、《钓虾图》、《清白家风图》等大量作品,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之情。
齐白石将绘画视为“寂寞之道”,这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条和成功的秘诀。“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讲的就是他在1920年到1929年之间以超出常人的毅志和精力,用10年时间关门杜客,潜心研究,摸索适应自己才秉、气质和学养的艺术道路。他做誓言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同期,齐白石也在治印上下过死功夫,他在记载自己刻苦治印时有这样一段话:“余学刊印,刊后复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八方,通室必成池底。”这段时间齐白石作画万余幅,刻印3000多枚,可以说齐白石是穿越作品的海洋冲进艺术的自由王国的。他常说:“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