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1909~1993),又名陆砥,字宛若,斋名万安草堂、穆如馆、就新居、自爱庐、晚晴轩,上海嘉定人。现当代画家。工诗文,善书法,尤精国画山水,间作花卉、人物画。早年随冯超然学画,从王同愈习诗文,后又师从吴湖帆。山水由“四王”人手,后上溯宋元诸家。绘画重章法,长于用线勾云划水,常用白云笔勾勒层峦叠嶂,尤用墨块压挤留白为云为水,使烟雾起伏画面之上,别具特色。晚年吸取陈老莲、仇十洲笔意为己用。写大山大水于特殊画风之中,开创一派,影响深远。曾任全国文联委员、浙江画院院长、教授。
从艺历程
1909年六月六日(阴历五月九日)生于江苏省(今为上海市)嘉定县南翔镇,父亲陆韵伯继承祖业开设米店,母亲朱璇。
1914年改名"骥",字"俨少",后以"俨少"为常用。未识字即喜画画。
1915年(七岁)取学名为"同祖",入嘉定县第四国民小学读书。
1920年(十二岁)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未半年入翔公小学读书。与表妹朱燕因订婚。
1924年(十三岁)得石印本《芥子园画传》遂如饥如渴地临学。
1922年(十四岁)高小毕业,入上海澄衷中学读书,课余参加绘画、书法、篆刻等课外组织。由高晓山老师教习中国画。同时研习古典文学。
1924年(十六岁)学《论语》、《汉书·艺文志》,考试得奖品《畏庐文集》、《畏庐文集续集》。
1926年(十八岁)中学毕业,进入无锡美专,专习中国画,未半年即缀学,与苏州王同愈订忘年交。
1927年(十九岁)由王同愈介绍,拜上海冯超然先生为师。冯师第一句告诫"学画不可名利心太重,要有殉道精神,终身以之"。临戴醇士手卷。
1928年(二十岁)临王东庄册页,冯师大加赞赏,谓可乱真。
1929年(二十一岁)与朱燕因结婚。每半个月去上海冯师处请益。
1930年(二十二岁)在家自修。读书、写字、画画三者齐进。
1931年(二十三岁)常与燕因同至岳母家住。
1932年(二十四岁)淞沪抗日战争爆发,义愤填膺,吟诗泄愤,但毕竟书生无补。随父母暂避上海租界,路上感受风寒,咳嗽不止,种下气喘病根。
1933年(二十六岁)父亲卒。
1934年(二十六岁)经友人金守言介绍,得母亲同意,在浙江武康上柏山买地经营农场。此时苏州费新我也来买地,隔涧为邻。游天目山、黄山。经徐州、曲阜、济南以至北平,住一个月。历览长城、故宫等。再去大同访云冈石窟,上妙峰山览太行山色,经天津、烟台而归。
1935年(二十七岁)去南京参观第二届全国美展,饱览故宫藏品。始作《梅花图》。发枝取陈老莲,圈花取石涛,自创面目。书法初学魏碑,继临《兰亭》、宋四家,后学杨凝式。
1936年(二十八岁)上柏山中新居落成。
1937年(二十九岁)奉老母率妻子入上柏山中,植梨千树、竹万竿,有学陶渊明之志,《七七事变》为避兵祸,率全家于宜昌僦屋而居,不十日再西行。
1938年(三十岁)至重庆。初就任第二十兵工厂秘书室,后至营缮科,最后去所属农场任事务员之职。作画至百件,在重庆两路口举行个展。认识沈钧儒、陈树人、陈之佛、常任侠、黄君璧、丰子恺等。去成都举行画展。
1939年(三十一岁)游青城山、峨眉山等地。认识了彭袭明、王星北、朱光潜、马一浮。得朱光潜好评。
1940年(三十二岁)为兵工厂撰书迁建落成碑记。
1941年(三十三岁)游马家店,白云在山、青林红树,宛然黄子久《秋山图》,大呼我师乎。
1942年(三十四岁)书法变异,成为似隶非隶,不同于金冬心漆书。山东王献唐先生极称之。然冯超然先生斥为"天书"不好认为。后厌之。
1943年(三十五岁)画《瑞雪启春图》为母亲七十寿。
1944年(三十六岁)王同愈卒,年八十七岁。画《洛神图》、《蜀中留痕册》赠程景溪。
1945年(三十七岁)抗战胜利,东归无日。
1946年(三十八岁)二月全家搭乘木筏自重庆出发经历三峡,冲冒险水,出入盗匪窟穴,历时一月余。
1947年(三十九岁)秋天,在无锡举办个人画展。
1948年(四十岁)在南翔东市创办圭白农场。
1949年(四十一岁)游新昌大佛寺,观天台梁飞瀑。嘉定解放。
1950年(四十二岁)画《杜陵诗意画卷》后附五律六首,得冯老师赞赏。母卒。
1951年(四十二岁)迁往上海,参加连环画学习班。
1952年(四十四岁)进私营同康书局任绘图员,画《牛虻》连环画。参加新国画研究会。
1953年(四十五岁)上海举办解放后第一次大型展览。作品《雪山勘探》得好评,被美协收购并出版。
1954年(四十六岁)在华东美协会晤黄宾虹。宋文治来学习中国画。冯超然卒,终年七十三岁。
1955年(四十七岁)率宋文治去拜吴湖帆为师。
1956年(四十八岁)安徽省文化局来上海物色国画家去合肥工作,遂约了孔小瑜、徐子鹤、宋文治同行。画《杜陵诗意册》二十开赠姚耕云。
1957年(四十九岁) 从安徽回上海。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去浙东四明山下生活。画《江路乘筏图卷》。
1958年(五十岁)去闽西写生,画革命历史画。"反右"开始,在会上说了上海美协不挂中国画,像外国美协,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959年(五十一岁)每天到画院劳动改造。于余暇画成《山水画课徒画稿》二百幅。画《杜陵入蜀诗册八开》赠谢稚柳。
1961年(五十三岁)国庆摘去右派帽子。为吴湖帆画《清萝吟巢图》青绿山水册页。
1962年(五十四岁)受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先生邀请,赴杭州任教大学四年级山水课。
1963年(五十五岁肺有病。老友任书博送进口药"抵白粉"服后即愈,画《感惠册》报之。
1964年(五十六岁)参加画院组织的皖南写生。见山丛林边缘,日光斜射,显出一道白光,遂由此创为留白之法。
1965年(五十七岁)高教部规定,取消兼课制度回上海在青年宫等辅导国画山水。
1966年(五十八岁)、"文化大革命"开始,初未受冲击,画《毛主席诗意画》二十四幅。
1967年(五十九岁)、因出身问题,开始被批斗。
1968年(六十岁)、至"文化大革命"后期,均被批斗,受画院造反派斥打。
1975年(六十七岁)、摘掉地主帽子。去新安江淳安等地写生,回来后创"留白法"。
1976六年(六十八岁)、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画《秋日云开图》。
1977年(六十九岁)、去井冈山写生认识电影演员赵丹,画《井冈山五哨口图》。
1978年(七十岁)、画院宣布一九五八年是错划右派。画成《名山图》十六幅。
1979年(七十一岁)、撤消地主分子的决定。为周恩来故居画四尺整纸《梅花》,参加上海书法访日代表团至东京、大阪。
1980年(七十二岁)正式调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在上海画院举办展览,并携至杭州展出,九月赴北京住颐和园藻鉴堂作画。《山水画刍议》出版。
1981年(七十三岁)五月去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陆俨少画集》、《中国名山胜景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982年(七十四岁)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为金山宾馆作大幅《雁荡泉石图》,为和平饭店作《南雁荡》、《迎客松》,为人民大会堂作《雁荡泉石图》,画丈六《三峡》、丈二《南北雁荡》大画。
1983年(七十五岁)为中南海会议厅画《层峦叠翠》图,高三米长九米半大来画。画《高江急峡图》、《雪中西湖图》。
1984年(七十六岁)将早年、中年、近年代表作品十四幅捐献上海博物馆。被任命为浙江画院院长。
1985年(七十七岁)选书《重建黄鹤楼记》刻碑树立楼前。《山水画课徒稿》出版。
1986年(七十八岁)《陆俨少自叙》、《怎样画云》、《怎样画水》出版。
1987年(七十九岁)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讲学。画《云山赴集图卷》,其中人物有一百二十二人。
1988年(八十岁)画水墨抽象册页八十幅以贺八十岁寿诞。六月率妻燕因、子亨、亶、学生沈明权等回故乡嘉定古漪园举行八十大庆并开个展。
1989年(八十一岁)离杭州去深圳定居,临行借西泠书画院举办告别展。任西泠印社顾问。在怀柔县进行创作,补足因"文化大革命"所流失的《杜甫诗意图》一百幅。十一月赴深圳,病,住医院。有“南陆北李”之称的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卒。
1990年(八十二岁)去南海游西樵山,题"游龙入怀"四个大字,刻于石壁上。
1991年(八十三岁)元旦在深圳中国画廊举办回顾展。展画一百二十幅,盛况空前。故乡嘉定筹建"陆俨少艺术展"。
1992年(八十四岁)回上海,住延安饭店,病住院。
1993年(八十五岁)病住院。重阳节卒,时年八十五岁。
代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万里山河图》、《峡江险水》、《峡江秋涛》、《 桐君山图 》、《光福风光》、《四明山中图》、《江上胜览册十二之七》、《杜甫诗意百开册》、《烟江叠嶂图卷》、《峡江图卷》、《山水画刍议》、《陆俨少山水画课徒画稿》、《怎样画云》、《怎样画水》、《峨嵋冬雪图》。
出版有《陆俨少画集》、《陆俨少山水画集》。
著有《山水画刍议》、《陆俨少画集》等多种。
书法代表作有《峡江图卷》、《井冈山五哨口卷》、《朝辞白帝彩云间》、《祖国名山图十六幅册》、《杜甫诗意一百幅册》等。
艺术成就
他学习书画也兼攻诗文。也擅长人物、走兽、花卉……他都加以研求借鉴,以期在国画里注入新的血液。早年随冯超然学画,从王同愈习诗文,后又师从吴湖帆。
山水由“四王”人手,后上溯宋元诸家。绘画重章法,长于用线勾云划水,常用白云笔勾勒层峦叠嶂,尤用墨块压挤留白为云为水,使烟雾起伏画面之上,别具特色。晚年吸取陈老莲、仇十洲笔意为己用。写大山大水于特殊画风之中,开创一派,影响深远。
除此之外陆俨少也特别擅长书法他认为,吴画"笔不如墨,墨不如色,如果他走这条路,研求设色,虽然吴的技法可以学到,然其一种婉约的词境,风韵嫣然的娴静美,终不能及。"陆自度秉赋刚直,不宜走婉约之路,毅然自辟蹊径,开拓己路,不羡同能,但求独诣。
作品欣赏
陆俨少作品
陆俨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