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又名郑燮,江苏兴化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从艺历程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
1697年 4岁,母汪夫人去世。
1698年 5岁父继聚郝夫人。
1707年 14岁继母郝夫人卒。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
1713年 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
1716年 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
1717 年 24岁中秀才。
1719年 26岁开始教馆。
1723年 30岁父郑立庵卒。
1724年 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
1732年 39岁,妻徐氏卒。
1733年 40岁,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
1736年 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1737年 44岁,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1738年 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
1743年 50岁,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
1745年 52岁妾饶氏生子。
1747年 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
1753年 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1756年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1765年 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代表作品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代表作品有《兰竹卷》、《花鸟图轴》、《兰花》、《兰石图》、《兰竹轴》、《墨兰》等作品。
艺术成就
他擅画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
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寥寥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以篆、隶、草、行、楷等各种书体的字形,并以兰草画法入书,形成有行无列、疏密错落的书法风格,创造了“六分半书”的书体,后人亦称之为“板桥”体。
作品欣赏
郑板桥作品
郑板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