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字画网所有作品的装裱有传统手工装裱和新型机器装裱两种工艺。传统手工装裱全部使用安徽宣纸制作。用料考究,工艺细致,尤其是要求精裱的裱件,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好评。做到“边齐、镶整、面平、幅净、工精”。
中国书画是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潢工艺,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潢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珍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的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各国的珍视。
99字画网特约装裱师赵欣如老师
书画装裱作为一门“装潢学”,是中国几十年文化历史依靠连续积累的审美,经验所形成的独有的民族艺术特色,书画作成折皱不平,未经托裱,不能坚挺,国画书法必须经过装裱才能成为完整的作品,书画墨妙,一经装裱,才能神采焕发,涣然生动,不但锦上添花,增强艺术效果,而且保持绢素,延长观赏时间。
书画作品经过装裱,生色增辉,布置于高楼大厦,寺观厅堂或精雅居室,水阁回廊,则与建筑物的空间艺术和谐统一,组成多种美感和实体,以其直觉的审美手段,表现生活,对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和高雅的艺术价值。
中国的书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字画装裱是一门艺术。
中国书画装裱,同我国的京剧、书法、国画一样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装裱工艺距今已有 1700多年的历史,在魏晋时期已经萌芽。南北朝时,装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装裱的基本形制——卷轴;到了唐代,产生了挂轴和册页两种新的装裱形制,这标志着中国书画装裱工艺初级阶段的告终。北宋宣和年间,书画装裱工艺已趋于完善,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技艺及款式有了新的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书画装裱艺术家,同时发明创造了至今不衰的“宋宣和装”的装裱款式。明清至鸦片战争前,装裱工艺的形制及品式则百花齐放,集历代装裱之大成,更加完善。进入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装裱工艺在民间得到普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装裱风格。如南方和北方的装裱工艺就有“苏裱”和“京裱”,即“南裱、北裱”之分
书画装裱,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保存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精神文明,都起了特殊的作用。
我国最早的绘画、文字,大都给制在器物上,镌刻到石头、金属、兽骨以及竹木上,给收藏和传播带来了很大困难。当缣帛(后来的纸张)问世后,绘画技法才得以施展与提高,文字也由单一的实用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缣帛的发明,无疑是推动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促使装裱工艺降生的重要物质条件。而丝织、造纸与书法、绘画的相互作用,又导致了装裱工艺的升华。
如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而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后来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裱背和装饰书画的技艺经过不断的探索、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优良传统。这是我国丰富的艺术遗产、工艺遗产极其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亟待我们加以整理、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