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庄漫录》载:“西京牡丹闻于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为屏帐,至于梁栋柱拱,悉心竹筒贮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也。”这万花会,是不是现代洛阳牡丹花会的源头? 人们习惯于说洛阳牡丹始于隋、兴于唐、甲天下于宋。隋炀帝建西苑引种牡丹是开了个好头,但仅12年,此朕便呜呼哀哉,成花下鬼,做风流梦去了。而大唐、大宋两朝,国泰民安,洛阳牡丹进入发展黄金期。 唐代以洛阳为东都,宫廷寺观、富豪宅院以及民间种植牡丹已十分普遍。《杜阳杂俎》载:“唐高宗宴群臣赏双头牡丹。”《酉阳杂俎》载:“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叶,即瓣,古时称花瓣为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东都尊贤坊田令宅,中门内有紫牡丹成树,发花千朵。”唐代诗人辈出,据说,《全唐诗》就有牡丹诗500余首。这些诗描绘牡丹花姿、记述牡丹风俗、抒发赏花人感受各领风骚。如徐凝云:“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白居易云:“戏蝶双舞看日久,残莺一声春日长。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而李正封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更为牡丹赢得“国色天香”的千古美誉。 宋代以洛阳为西京,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洛阳牡丹更上层楼。“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遨游。”对此,邵雍吟道:“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马祖常吟道:“洛阳春日湿芳菲,万斛脂胭染舞衣。帐底金盘承蜜露,东家蝴蝶不须飞。”而王安石的诗更是真情流露,他写道:“红朴未开如婉娩,紫囊犹结想芳菲。此花似欲留人住,山鸟无端劝我归。” 宋代比起唐代,牡丹研究有了长足进步,出现了一批牡丹专著。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和《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其中,欧阳修写道:“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红、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阳敌。”“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由此,洛阳牡丹甲天下流传开来。 宋代比起唐代,最出新的事莫过于举办万花会。宋以前,恐怕无人想起来办什么节、会,但宋西京太守钱惟演就有这样的思路,这样的魄力。“以花为屏帐”、“满目皆花”,真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悠然自得,独树一帜。但不知钱大官人是仅在官府里张罗,还是与民同乐? 据载,洛阳万花会引人关注,亦引来东施效颦者。“蔡元长知维杨日,亦效洛阳,亦作万花会。其后岁岁循习而为,人颇病之。元礻右七年,东坡来知扬州,吏白旧例,公判罢之,人皆鼓舞欣悦。”这是说,扬州的万花会办不下去,不办倒甩了包袱。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现代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年起迄今已成功举办23届。每逢花会,高朋满座,车水马龙,来洛赏花旅游者以百万人计。现在,洛阳牡丹花会已发展成为与青岛啤酒节、大连服装节等并列的中国四大节会之一。而与洛阳几乎同期举办节会的城市,有的已步履维艰,甚至节会消失蒸发。 关键在于发展求变。洛阳牡丹花会举办伊始,提出“以花为媒,广交朋友”,细一琢磨,这其实和宋代万花会无甚差别,无非花前月下,把酒清谈。花会活力的迸发在于提出“花会搭台,经贸唱戏”后。随着经贸升帐成为主角,洛阳牡丹花会累计吸引4000万海内外人士来洛观光旅游、洽谈投资,共为洛阳引进外资数百亿元。现在,洛阳牡丹花会已成为洛阳的品牌。每逢花会,龙门、白马寺、关林、天子驾六博物馆等景点和各公园、牡丹园游人如织,宾馆、饭店爆满,为此,专门增发牡丹专列,增加飞机班次。各种活动此起彼伏,其中洛阳牡丹灯会、牡丹书市、全球华人顶尖歌手演唱的庆典晚会及洛阳大型歌舞《河洛风》、武皇十万宫廷乐舞等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牡丹花会还促进了洛阳牡丹的蓬勃发展,目前,洛阳牡丹品种已达960个,观赏面积达6000亩,商品牡丹面积1.6万亩。 随着牡丹影响力增大,全国各界要求将牡丹定为国花的呼声渐高。其实,牡丹在全国人民心中早已是国花,清朝慈禧太后也曾正式册封牡丹为国花。据说,评定国花的方案有两种,一是一国一花,国花为牡丹,四季名花为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二是一国两花,分别是牡丹和梅花。不论哪种方案,牡丹终将得选。洛阳牡丹将有更加辉煌的前景。 (二)洛阳牡丹甲天下之 洛阳地脉花最宜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的名句。 欧阳修强调“地脉”,什么意思?这决不是说洛阳的土地肥沃,氮、磷、钾不缺,而首先是指洛阳的地气、王气。 洛阳牡丹甲天下,得益于洛阳的山川形胜。而洛阳的山川形胜,托起了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坐上了105位皇帝。君临天下,才有了让他们“养眼”的牡丹;有了装扮他们首善之地人居环境的牡丹;有了他们粉饰太平的牡丹。 当然,牡丹不单为他们而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花。 又一个甲天下 古人称洛阳,“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史记·周本纪》载周公论洛阳云:“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何尊》铭文云:“唯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 )民”。故洛阳为天下之中,最早的“中国”一词仅指洛阳。 洛阳四周山脉相连。北面邙山绵延,景山、首阳山、荆紫山等49峰,峰峰相峙;南面龙门山西起熊耳,东接嵩岳,伊阙系天然门户,地势险要;东南面为万安山,沟壑险峻,巍峨壮观;西南面为周山,又名秦山,雄立一方。 洛阳六水交流。黄河在邙山之北,为天然屏障;洛河在洛阳之南贯穿,因城在水之北,故曰洛阳;伊水经伊阙北去,汇合洛河注入黄河;氵廛 河、涧河、谷水各有走势,蜿蜒曲折,分别流入洛河。 洛阳如此“河山拱戴”,引起无数皇帝和觊觎王位之人的青睐。《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语:“自洛氵内延于伊氵内,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隋书·炀帝纪》载隋帝语:“雒邑(洛阳)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合。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雒阳。’”这两位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话,代表了首选洛阳为都城的所有统治者的共同心声。 统治者何以对“河山拱戴”饶有兴趣?说白了,首先考虑安全。古代冷兵器作战,战事频发,洛阳据险可守,足以应对突发事件。宋太祖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陈桥驿兵变后,欲都洛阳,终都汴梁。后来,金兵偷袭汴梁,掳去赵匡胤子孙徽宗赵佶、钦宗赵恒,逼得高宗赵构偏安杭州。有史学家认为,洛阳易守难攻而汴梁无险可依,假如北宋定都洛阳,不仅靖康之耻可以避免,那一段历史或可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