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收藏指南 > 正文

唐诗牡丹意象与士子文化心态(2)

时间:2012-06-13 11:09来源:99字画网作者:嫣然点击:

  一。唐人对牡丹的钟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实际上,唐人对牡丹的喜爱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每到牡丹盛开,都城长安都会掀起一场观赏牡丹的热 潮。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牡丹因何受人喜爱?又因何一本万金呢?这首先 要从牡丹的外形说起。

  1.唐诗中牡丹的形与态

  诗人们用诗的语言与笔法,将牡丹描画得神采飞扬。据《摭异记》 记载:“太和开成中,有程修己者,以善画得进谒。修己始以孝廉召入籍,故上甚以画者流视之。会暮春内殿赏牡丹花。上颇好诗,因问修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 花诗,谁为首出?’修己对曰:‘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上闻之,嗟赏移时。”唐代诗人李正封称牡丹为“国色朝 酣酒,天香夜染衣”,“国色天香”遂成为牡丹最传神的评价。其实,在许多诗人的笔下,牡丹正是呈现出国色、天香、仙态的特点。

  在对 牡丹国色的吟诵中,诗人最爱用一个“霞”字。紫红牡丹最招人爱,若用诗描绘其色彩,许多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有着诗情画意的“霞”。牡丹盛开之时,一片赤红, 对这大片的赤红,诗人们想到了红霞。权德舆称牡丹为“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白居易将千朵牡丹比作“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诗人 姚合走进牡丹丛中,似乎走进了一片红色的海洋,他感到无比的惊奇:“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即使走出牡丹丛,那片红色也挥之不去,“绕行惊地赤,移坐 觉衣红”。牡丹的红色由于太重,似乎粘在了身上。一倾碧叶托起点点红花,给诗人陈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称这一景色为“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头散晓 霞。”

  用“霞”来描摹牡丹之色的诗句还有“洞里仙春日更长,翠丛风翦紫霞芳”、“金蕊霞英叠彩香”、“幄笼轻日护香霞”、“殷鲜一 半霞分绮”、“侯家万朵簇霞丹”,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唐诗》一百多首牡丹诗中,用“霞”来形容牡丹色的诗就有十余首。其实,并非诗人爱用“霞”来比 喻,只是那鲜艳灿烂的牡丹色,非“霞”无以描绘出其神采。

  牡丹的香可谓异香,非一般花香可比,所以诗人们才称其为“天香”。牡丹香 味浓郁,花开之处,香飘四溢。“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满园馨香醉人。诗人们称牡丹香为奇香异香,薛能称牡丹香有仙气,他写诗称牡丹“迥秀应 无妒,奇香称有仙”。王贞白也称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牡丹的异香人间少有,诗人赞其为天上所来,“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的奇香异香引来了大量蜂蝶,即使藏在牡丹坊中的牡丹,蜂蝶也能闻香而至。“翠幄密笼莺未识,好香难掩蝶先知”,牡丹香味难掩,飘散出去引来蜂蝶。蜂 蝶整日恋香不去,“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甚至将花蕊都弄歪了。沉浸在牡丹浓香之中的蜂蝶,当它们离去之时,已是“蜂重抱香归”。甚至,牡丹的香味太 浓,连那些贪恋香味的蜂蝶都难以接近了,所以诗人鱼玄机写诗称牡丹“香甚蝶难亲”。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