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收藏指南 > 正文

唐诗牡丹意象与士子文化心态(7)

时间:2012-06-13 11:09来源:99字画网作者:嫣然点击:

  牡丹在有唐一代都受世人推重,然而唐代的历史发展和经济状况又有着曲折的发展,所以人们在诗中呈现的牡丹又有所不同。反过来说,唐代不同时期创作的牡丹诗又折射出了文化士子不同时期的文化心态。

  1.盛唐:青春昂扬的气息

   据现存的牡丹诗看,初唐时期没有诗人创作牡丹诗。到了盛唐,著名诗人王维、李白都创作了牡丹诗。王维在《红牡丹》中写道:“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 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这里面虽有着些许伤春惜花之情,可掩映不住的是一种宁静恬淡和清幽澄明的气氛。对春的离去和花的凋谢,没有消极哀伤,而是体现着 生机盎然的青春气息。在盛唐牡丹诗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李白的《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太平广记》上称:“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承旨。……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 李白面对着一代名妃和花之王者,人面与牡丹交相辉映,思绪横跨古今,想象穿越天地,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在春意盎然、生气荡漾的氛围中,将秾艳的牡丹与娇 美的贵妃描写得风神摇曳,娇媚动人。在他泼墨式的书写中,洋溢着一股充盈的青春华贵气息。明代王秾在《唐诗选脉会通》称其为“语语浓艳,字字流葩”。浓艳 流丽的语言泻淌青春与生命的气息,纵横钩带的章法舒卷酣畅与瑰丽的情绪,《唐诗别裁》又称其为“三章合花与人言之,风流旖旎,绝世风神”。

   盛唐牡丹诗洋溢着一种青春明朗的格调,它是对青春、生命、活力的一种吟唱,情调欢快健朗、酣畅热烈,反映出社会繁荣昌盛国富民强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在 诗中,诗人心中的青春气息和自信从容,表现在他们优雅而神奇的诗句中。无论是王维的《红牡丹》,还是李白的《清平调》,都烙上了盛唐强势文化所特有的心灵 印记:优美明朗、健康焕发,都反映着盛唐文化士子自由活泼和奋发向上的心态!

  2.中唐:走向奢华

  牡丹的气质自然最能代表盛唐气象,但纵观整个唐代,盛唐之后的吟咏牡丹诗佳作却层出不穷,这既是对牡丹吟诵的传承,更是在审美方面的扩展和在文化领域的开拓。中唐诗人首推白居易,他的牡丹诗较全面地体现了中唐社会和士子的文化心态。

   唐代由安史之乱而从鼎盛走向衰落,战乱平定之后,社会走向了较长时期的和平与发展。社会经济的长期繁荣滋生安逸奢华之风,上层社会趋求奢华贪图享乐之心 日甚一日,一味骄奢纵乐。“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弈,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白居易在《牡丹芳》中写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 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 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戏蝶双舞看人 久,残莺一声春日长。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 日。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今年瑞麦分两歧,君心独喜无人知。无人知,可叹息。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 色。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这首诗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唐社会牡丹在世人、以及文人士子中的地位。首先,人们对牡丹的观感更 加细腻,牡丹的娇艳与姿容在人们面无不体现得更为细微。其次,人们对牡丹的热爱尤胜过盛唐,“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种满城疯狂是从盛唐诗 人笔下看不到的。再次,人们对牡丹的痴迷反映的是人心的尚华不实,正所谓“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华而不实的风气是逐渐积累下来的,到了中唐 尤其严重,这样的社会风气对于这个社会弊害很大的。最后,诗人作为社会最敏感和最理性的群体,能更清楚地感觉到社会的不良动向,更清楚地意识到社会应该前 进的方向。在白居易看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对农桑的重视应该远超过对牡丹的重视,这是本和末问题。然而白居易时代的人们正是本末倒置,所以诗人 疾呼,但愿借助造化的神力,减却牡丹的妖娆之色,使社会戒除奢靡浮华的不良风气,而对农桑更加重视。

  在白居易和同代诗人的牡丹诗中,上述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只是在《牡丹芳》中表现得尤为完整和真切。红牡丹与白牡丹,华与实,牡丹与农桑,奢靡与节俭,这一对对的鲜明对立,正是中唐社会的真实写照。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